就是要把向上的動力像發動機一樣放在學生心中。學校用一套細致嚴謹的制度,確保學生進行身心改造,養成可以終身使用的習慣和品質。痛苦的背後是習慣的養成、意志的磨礪和高度的快樂。這是所有精英特別是平民精英自我塑造的艱辛過程。在粗放式教育中,學生不僅可以選擇學習什麼,還可以選擇何時、何地、與誰、以何種方式學習;取消班級和班主任,拆掉課堂講台,老師站在學生中間;尊重學生興趣,制定個性化課程表,為個人定制未來。
從這兩種教育理念的對比中可以看出,中國社會出現了斷裂:大城市的上中層開始享受素質教育的成果,而中小城市和農村的中下層仍然信任和選擇應試教育。換言之,中上階層和中下階層在培養接班人的方式和塑造精英的方式上存在明顯差異。第二代人的崛起不僅是一個中國故事,也是一個全球故事。我們在上面提到過,“龜兔賽跑1.0版”是為了讓慢烏龜不會明顯輸給快兔子。第二代崛起後,龜兔賽跑升級到2.0版,駕駛寶馬的烏龜進入。
“第二代”首先是一個經濟事實,其背後是繼承資本主義。經濟學中有一條庫茲涅茨曲線,認為隨著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在資本主義發展的高級階段,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不平等程度會自動降低,最終穩定在可以接受的水平。每個階層都可以分享經濟增長的紅利。二戰後到七十年代,西方社會大致是這樣發展的,相信在經濟大潮下,所有的船都會揚帆起航。
不過,托馬斯·皮凱蒂在《21世紀的資本論》中對各國曆史的研究指出,這條曲線是有限的,只能解釋特定時期的特定現象。他進一步揭示了財富的深度不平等,指出資本造成的不平等比勞動力造成的不平等更嚴重,資本所有權(和資本收益)的分配比勞動收入的分配更集中。勞動收入的不平等只是溫和的,而資本收入(如房地產和金融資產)的不平等是極端的不平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